当前位置:首页 > 社会民生 > 正文内容

中国古代饮食文化

瑶瑶分享家2022-11-16 00:24:01社会民生2989

中国古代饮食文化:

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,不同于西方的简餐,将面包,牛排等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的作为一日三餐的主食,中国人更注重饮食所带来的愉悦,懂得品尝舌尖上的美味,也享受创造美食的过程。

这是东方人才有的对待食物的方式。中华美食博大精深,八大菜系群英荟萃。北京烤鸭,宫保鸡丁,佛跳墙等传统宫廷名菜更是享誉中外。但在中国古代,这些菜是很难做出来的,各种原因有因为食材准备困难,也有是因为不具备调味品,但这都难不倒敢于创新的中国人。

从特质看,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(素食为主,重视药膳和进补),并且讲究“色、香、味”俱全。

五味调和的境界说(风味鲜明,适口者珍,有“舌头菜”之誉),奇正互变的烹调法(厨规为本,灵活变通),畅神怡情的美食观(文质彬彬,寓教于食)等4大属性,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。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,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,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,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。

版权声明:用户投稿,编辑排版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7zx.com/shms/5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中国古代饮食文化” 的相关文章